孙晓云与田蕴章到底谁的书法水平更高?
综合性的来讲,田蕴章要强于孙晓云。孙晓云的强项是小行书。在小行书方面比田蕴章的好。田蕴章在楷书方面要全面的多,从小楷到榜书都比孙晓云强。
孙晓云的短板是她的大字。可以说,她的大字十分普通。在小行书方面,以快而著称的她,取法于董其昌,米芾和二王。秀妍之中不乏劲利。十分可爱。由于行政职务的关系,不得不写并不是她擅长的大字。使她的水平大打折扣。如果不是大字拖了她的后腿,她在书法界的评价会更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是接她自己的心意,写自己擅长的书体,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会有更大的建树。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她编写的《书法有法》,其中很多牵强的理论。如书法需要童子功,捻管的理论等,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还有关于唐代以前的书写方式,全凭猜想。
田蕴章的强项是楷书。他的书法教学也是他的强项。在这方面要比孙晓云强。毕竟,工作就是教书法的专业。在书法的理论研究上,比政工干部孙晓云要全面系统得多。
用各自的强项比,谁也赢不了谁。
孙晓云书法水准如何?
尽管当代书坛的整体书法水准不尽人意,甚至在启功先生之后再找不出一位能够真正服众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商业气息的侵蚀下,书坛的丑书、俗书和江湖书法等现象都饱受诟病,可谓是乱象丛生。但是,现在的书坛也不乏清流,坚持传统书风的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就是其中之一。
就书法艺术水准而言,孙晓云的作品其实也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包括她的许多关于书法创作方面的理论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可。但是,这并不影响孙晓云成为当今书坛少有的具备相当实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书法家。
最近刚好看到孙晓云特意录制的一段给武汉加油的视频,孙晓云在视频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和你们在一起,共饮长江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情真意切,颇为感人。
作为南京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孙晓云不仅仅是中国书协副主席,同时还有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导、苏州大学博导、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等等一长串的头衔,其书法实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武汉疫情出现后,孙晓云专门为此书写过多幅作品,其中就包括这幅由蒋定之先生作词的书法《沁园春》。多年来,孙晓云书法已经形成其洒脱自然的书风,这幅作品也不例外。无论是章法、结体还是用笔的特点,孙晓云书法作品的辨识度都相当高。
惊龙轩是看到孙晓云的《书法有法》后才开始真正关注其书法的,坦白地说,一开始并不觉得其书法有多么惊艳。少了启功书法的严谨,亦不及周慧珺书法的大气,虽秉承传统书风,总觉得缺了些底蕴。孙晓云自己也说过,中国书坛至少有50年以上没出过大师级水准的书法家了。
客观地说,与书法史上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书法大师相比,孙晓云自然是很难比肩的,但是放眼当今书坛,尚能将传统书风表现出如此韵味的书法家也是屈指可数。我们没必要太过苛求孙晓云书法中用笔、结体是否精到,其中的差距作为兰亭奖评委的孙晓云也一定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仅仅停留在书写技法的层面,那只能称其为写字匠,必须在此基础上还具备相当的传统文化素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自明代以来,站在书法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师已然是凤毛麟角,在书法实用功能基本丧失的今天,整体水平的持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怎么说,孙晓云的书法作品尚能做到雅俗共赏,又不乏书卷气,已然不易。而这幅《沁园春》书法作品更多体现出来的那种正能量,更是殊为难得。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附《沁园春》词:
不是硝烟,胜似硝烟,断发请缨。入危门世界,白衣披甲,寸心报国,热血盈盈。守护生命,扶伤救死,无影灯前天使形。关情处,是夜以继日,何惧牺牲。从容大义逆行,举悬壶驱魔向死生。看重症室内,方舱间里,隔离门下,站着忠诚。朝诊东西,夜巡南北,不斩瘟神志不平。归来日,拥杏林春暖,四海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