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5分)书 事黄宗羲 ①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莫恨西风多凛烈

来源:www.wumingart.net  时间:2023-04-27 07:01   点击:3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5分)书 事黄宗羲 ①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莫恨西风多凛烈

小题1:山路泥泞,寒风凛冽。或:在泥泞的山路上,脚步蹒跚,松涛阵阵,寒风凛冽。

小题2: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衬托反衬菊花不怕晴雨寒风,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诗人借菊花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3分)。从语言表达角度上戏,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试题分析:根据“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两句,可知写的是雨后的环境,根据

“泥路”“ 蹒跚 ” “骨亦寒”便可分析出环境的特点是难走、寒冷。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两句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塑造了黄花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理解诗词大意,然后要到诗句中寻找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事件、氛围、特点、人物的喜怒等等。

对于诗歌的写作手法,则要首先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写作背景、诗人处境作进一步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表达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物)抒情等。

二、书事的出处是哪里?

标题 书事 作者 何赞 年代 唐 内容 果决生涯向路中,西投知己话从容。云遮剑阁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阔步文翁坊里月,闲寻杜老宅边松。到头须卜林泉隐,自愧无能继卧龙。 注释 【注释】:

三、经典诵读唐诗篇文集

闻一多《太阳吟》《我是中国人》《故乡》《祈祷》

郭沫若 《光 海》《 述 怀》《 巫峡的回忆》《峨嵋山上的白雪》

四、求教夏日西斋书事 古诗。

(1)描写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有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2)不同,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是辞官后朋友同僚不来拜访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的束缚而感到愉快、宁静和超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